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十年來,一帶一路倡議朋友圈不斷壯大,已有150多個國家和30多個國際組織加入共建一帶一路大家庭,已形成3000多個合作項目。
金秋10月,上游新聞推出特別策劃《十年十人十城》報道,講述一帶一路十年精彩故事,見證這條發(fā)展之路、共享之路、友誼之路、繁榮之路。
2006年2月,孟加拉國首所、南亞地區(qū)第一所孔子學院在孟加拉國首都達卡成立。作為中國語言中心和文化教育中心、師資培訓中心和當地中國信息中心的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正在為漢語國際推廣、傳播中華文化、交流友誼發(fā)揮重要作用。
目前就讀于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留學生張浩正是經過孟加拉國孔子學院的培養(yǎng),學習漢語成績優(yōu)異并獲得獎學金,來到了他向往已久的中國。
8月31日,上游新聞記者來到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見到了雖是外國人面孔卻能流利地用普通話表達自己的張浩。一路上遇到不少大學生同他打招呼,他笑著說:這些都是我的好朋友,來中國我一點也不孤單。
從小使用中國制造的孟加拉國留學生
張浩這個名字不是我自己起的,是我孔子學院中文老師取的,張是姓氏,浩有浩瀚的意思。張浩介紹起自己名字的由來。談起去孔子學院學習的緣由,一方面張浩就從小使用中國的產品,對中國也會有一種向往;同時在當地學習漢語,來中國留學的人不在少數,張浩的鄰家大哥就是他的先行者。
我小時候用的電子產品都是中國生產的,比如手機,在我們國家用的大多是華為、小米、vivo等品牌,還有電腦、液晶屏、冰箱等電器,很多日用品、小商品也都是中國產品。這些產品質量好價格低,非常適合我們這種發(fā)展中國家的老百姓使用。張浩表示,這些年孟加拉國一些大型項目都由中國公司承建,如發(fā)電廠、機場、鐵路、橋梁、港口、隧道、地鐵等。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9月,中國企業(yè)參與投資建設運營的孟加拉國首都達卡機場高架快速路項目竣工。孟加拉國總理哈西娜出席儀式并為項目揭幕,盛贊項目是孟加拉國交通基礎設施領域的新里程碑,將緩解首都達卡交通壓力,為孟加拉國經濟發(fā)展注入更多動力。
今年7月,孟加拉國第一座現(xiàn)代化大型污水處理廠達舍爾甘地污水處理廠舉行竣工典禮。該項目在2017年8月正式開工,由中國政府提供優(yōu)惠貸款、中國進出口銀行提供融資、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承包建設并負責運維。哈西娜總理對中國踐行一帶一路倡議,助力改善孟加拉國生態(tài)環(huán)境,提高當地民眾生活水平給予高度評價。
2022年7月,時任孟加拉國駐華大使馬赫布烏茲扎曼表示,2016年,孟加拉國加入一帶一路倡議時,便抱持著積極的態(tài)度。孟加拉國相信一帶一路能支持其實現(xiàn)在2021年前成為中等收入國家、2041年前成為發(fā)達國家的目標,更好地推進可持續(xù)發(fā)展和兩國共同繁榮。
來華求學:太多的第一次都值得記錄
在張浩的手機和電腦上,儲存著他來到中國后拍攝的大量圖片和視頻。第一次和朋友們去天河體育館打球,第一次和同學們去吃火鍋吃燒烤,第一次坐高鐵,第一次走進粵北韶關的山區(qū)和學校,第一次去重慶打卡軌道穿樓,第一次去山西感受古建筑的魅力,第一次在中國同學家吃團圓的年夜飯
我是一個外向的人,甚至還有一點活潑。來到中國交了很多新朋友,時不時去他們家里住一下,有很多次我就覺得自己也是一個中國人,那種感覺很舒服。張浩回憶起來到廣州的兩年時光,是他24歲成長歷程里無比幸福的一段。
7月24日,張浩受邀成為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體驗官來到素有羅浮山下四時春美譽的惠州市博羅縣,感受客家文化魅力。
民以食為天,在羅浮山腳下波浪山莊制作窯雞的土窯房里,張浩在滾滾熱浪中觀摩著三黃雞浸泡料汁、等待入味、包上錫紙放入土窯中炙烤的制作過程。窯雞師傅告訴他,燒窯的木柴是特意選用羅浮山下的干荔枝木,羅浮山的荔枝鮮香可口,其荔枝木也蘊含一種天然油脂,燃燒時,會釋放出馥郁的香味,熏染在窯雞上,讓窯雞增添了一抹大自然的香甜。
除了吃到美味的窯雞,張浩還沉浸式體驗了制作羅浮山代表性小吃客家婆豆腐花。先用石磨將黃豆推磨出豆?jié){,然后將生豆?jié){倒入鍋內,煮沸后濾去泡沫,再將用小半碗冷開水調勻的配方,慢慢注入其中,用勺子輕輕向同一方向攪勻,待豆?jié){凝結后,一碗清甜可口的豆腐花便制作完成。
揭開包裝膜,用勺子輕輕挖起一勺,送進口中,豆腐花細膩嫩滑的口感讓張浩印象深刻,小小豆腐花,濃濃山水情,我在吃到的那一刻大概明白了,這美味是大自然的饋贈,也是中國人的智慧。
此行中,張浩還嘗試身著古裝,在羅浮山葛洪博物館里,跟隨向導找尋珍稀的中醫(yī)藥材,聆聽葛洪行醫(yī)救人的傳奇故事。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展板上出自葛洪的《肘后備急方》的文字,記錄著青蒿煮取出汁的步驟,也讓張浩感受中醫(yī)藥文化的獨特魅力。
我去惠州博羅就是推廣當地的一些文化,讓更多人特別是外國人通過視頻或者直接到那里體驗這些傳承千年的美食、民俗、中醫(yī)、建筑的魅力。張浩表示,有機會的話自己仍會向更多的人推介廣東、推介中國,只有你來過,感受過,才知道中國人的友好,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張浩說,我很感恩中國,感恩在中國遇到的老師、朋友。等到畢業(yè)時,我會繼續(xù)努力留在中國,從事與我所學習的商務專業(yè)相關的職業(yè)。
上游新聞記者 王凱
編輯:鄒渝責編:李洋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