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前196),漢初軍事家。淮陰(今屬江蘇)人。年少時父母雙亡,家道貧寒,卻刻苦讀書,熟演兵法,懷安邦定國之抱負。苦于生計無著,于不得已時,在熟人家里吃口閑飯,有時也到淮水邊上釣魚換錢,屢屢遭到周圍人的歧視和冷遇。一次,一群惡少當眾羞辱韓信。有一個屠夫?qū)n信說:你雖然長得又高又大,喜歡帶刀配劍,其時你膽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話,你敢用劍你的配劍來刺我嗎?如果不敢,就從我的褲襠下鉆過去。韓信自知形只影單,硬拼肯定吃虧。于是,當著許多圍觀人的面,從那個屠夫的褲襠下鉆了過去。史書上稱“跨下之辱”。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揭竿而起。韓信配劍從軍,投身項梁的西楚軍。項梁戰(zhàn)死后,繼隨項羽,但未受項羽重用,只是充當一名執(zhí)戟衛(wèi)士。他多次向項羽獻策,均不被采納。于是他憤然逃出楚營,投奔漢王劉邦。劉邦初始也沒把他當將才使用,只任命他為治粟都尉。韓信見劉邦不肯重用,決意離漢營而去。丞相蕭何素知韓信之才,聞訊即刻騎馬月夜苦追,將他勸回,由此留下了“蕭何月下追韓信”的美談。后來,劉邦在蕭何的屢次勸說下,親自與韓信討論軍國大事,確信韓信為稀世之才,遂舉行儀式,拜為大將。
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五月,韓信派人修復劉邦進入漢中時燒毀的棧道,迷惑雍王章邯,自己卻率軍悄悄沿南鄭故道東出陳倉,大敗章邯軍,一舉拿下了關(guān)中地區(qū),使劉邦得以還定三秦。
漢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二月,韓信引兵出函谷關(guān),將兵鋒逼至洛陽,韓王鄭昌、殷王司馬邛等項羽所屬的封國,先后歸降。然后便與齊趙聯(lián)合共謀擊楚,四月,大軍就已進至楚都彭城。攻勢之凌厲,令人贊嘆。未想劉邦進入彭城后就把防務(wù)丟在一邊,遍搜寶貨美人。正在與齊軍鏖戰(zhàn)的項羽聽說彭城失守,急率三萬精騎星夜趕回,一戰(zhàn)將劉邦擊敗。韓信聞訊即刻趕來收集潰敗的部隊,和劉邦在洛陽地區(qū)會師,又成功地進行了阻擊戰(zhàn),在京縣、索亭之間把楚軍打得大敗,使項羽西進的兵鋒頓挫。戰(zhàn)線最后在滎陽穩(wěn)定了下來。
劉邦兵敗彭城,齊、趙、魏等重又倒戈向楚。八月,劉邦封韓信為左丞相,領(lǐng)兵攻魏。魏王豹陳重兵于黃河東岸的蒲坂,韓信針對魏軍部署,將大量船只集中在蒲坂對面的臨晉,佯作正面渡河之勢,暗用木框架綁扎瓦罐做成臨時渡河器才,從上游夏陽渡河奇襲安邑,突然出現(xiàn)在魏軍背后,大破魏軍,俘獲魏王豹。
漢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年九月,韓信又引兵東向閼與,活捉代相夏說,收復了代郡。這時,劉邦卻命韓信急調(diào)其力主至滎陽加強該地守備,故韓信只帶了萬余部隊東下井陘攻趙。趙王歇和趙軍統(tǒng)帥成安君陳余集中二十萬兵力于太行山區(qū)的井陘口,占據(jù)有利地形,準備與韓信決戰(zhàn)。韓信先以兩千輕騎,乘夜迂回到趙軍大營的側(cè)后方埋伏。天明后親率主力前出到河邊背水列陣,誘使趙軍出營攻擊。漢軍背河而戰(zhàn),無路可退,人人拼死作戰(zhàn)。預先伏下的兩千輕騎乘機攻入趙軍空營,遍插漢軍紅旗,趙軍見狀,軍心大亂。韓信揮軍趁勢反擊,大破二十萬趙軍,斬殺趙軍統(tǒng)帥陳余,生擒趙王歇。接著,韓信用“上兵伐謀”辦法降服了燕。
漢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十一月,韓信又用重兵急襲的辦法攻破了齊都臨淄。楚將龍且急領(lǐng)二十萬人馬來援,與敗退的齊軍會師于高密,然后與漢軍隔淮水對峙。韓信秘密派人用一萬多個沙袋,乘暗夜在上游把淮水堵住。天明后派部分軍隊渡過淮水,在側(cè)后攻擊楚軍,繼而佯裝潰敗。龍且誤以為漢軍膽怯,率主力渡淮水追擊。韓信命部屬掘開上游堤壩,將楚軍沖成兩段,漢軍運用半渡而擊的辦法,把已渡水的楚軍全殲,龍且被殺。未渡水的齊楚聯(lián)軍不戰(zhàn)自潰。韓信趁勢揮軍追殲逃敵,俘虜齊王田廣,全部平定了齊地。
韓信攻占齊地后,項羽恐慌萬分,連忙派人去游說韓信,以三分天下為條件,希望韓信反漢聯(lián)楚,被韓信所拒絕。韓信的謀士蒯通勸他:“將軍難道沒有聽說過勇略震主者身危,功蓋天下者不賞的道理嗎?……將軍如今既有震主的威名,又挾難賞的大功,歸楚,楚不信;歸漢,漢王震恐。若不自立為王,何處是你的歸宿呢?”韓信聽了連連擺手道:“請不要再說了,漢王待我十分厚恩,把他的車給我乘,把他的衣給我穿,把他的飯給我吃。古人說過:乘人家的車,要替人分擔憂患;穿人家的衣,也應(yīng)替人分擔憂患;吃人家的飯,就應(yīng)該為人家賣命。我怎么能見利忘義呢?”于是,謝絕了蒯通的建議。可是齊地初定,需立王掌政以安民心。所以韓信已遣使修書請求劉邦立他為假齊王(代理齊王)。當時,劉邦正被項羽困在滎陽,自顧不暇,看罷來書后勃然大怒,本不想應(yīng)允。后來,聽取了張良和陳平的意見后,又說:“大丈夫平定了諸侯就是真王,當假王干什么!”于是,立韓信為齊王,并征調(diào)他的部隊攻楚。
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楚漢兩軍在垓下(今安徽靈璧南)展開決戰(zhàn)。劉邦以韓信為主將,統(tǒng)一指揮各路大軍。項羽指揮十萬楚軍,從正面向漢軍陣地猛攻。韓信采用典型的側(cè)翼攻擊戰(zhàn)法,令漢軍中軍稍稍后退,避開楚軍銳氣,而將兩翼展開,實行側(cè)擊,然后再令中軍推進,一下子完成了合圍。入夜,韓信令漢軍四面唱起楚歌,終使楚軍喪失斗志,被漢軍一舉聚殲于亥下。項羽眼見大勢已去,慷慨自刎于烏江邊。歷時五年的楚漢戰(zhàn)爭以漢王劉邦奪得天下而告終。
韓信以項羽帳下執(zhí)戟衛(wèi)士的低微身份,幾年內(nèi)登壇拜將,屢建奇勛,終至成為左右楚漢戰(zhàn)爭的一方諸候。蒯通以“略不世出”來贊譽這位叱咤風云的軍事人物。其用兵之道,為后世兵家所推崇。據(jù)《漢書·藝文志》記載,他曾著有《韓信兵法》三章,可惜已經(jīng)失傳。韓信的軍事才能令劉邦極度不安,故在項羽敗亡后,即奪其兵權(quán),徙為楚王,繼又黜為淮陰侯,軟禁于劉邦身邊。一天,劉邦問韓信:“你看我能帶多少兵?”韓信答“陛下不過能帶十萬之軍。”劉邦又問:“那末你呢?”韓信怔了一下,突然狂傲的大笑:“我是多多益善??!” 韓信的絕世軍功和才華終于招來了殺身之禍,漢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呂后和蕭何誘韓信至長樂宮的鐘室,以謀反罪名殺之。一代名將,死非其所,實堪哀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