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筆直直【bǐ bǐ zhí zhí】
下筆便就【xià bǐ biàn jiù】
浪費筆墨【làng fèi bǐ mò】
刀筆之吏【dāo bǐ zhī lì】
心織筆耕【xīn zhī bǐ gēng】
援筆立就
筆底龍蛇筆墨紙硯投筆從戎筆墨之林屠毒筆墨筆酣墨飽調墨弄筆一筆勾銷潤筆之資神到之筆走筆成文名公大筆意在筆前點睛之筆筆歌墨舞筆下留情筆底春風心慕筆追奮筆疾書筆參造化筆走龍蛇筆耕硯田呵筆尋詩簪筆磬折
讀音:
筆筆直直【bǐ bǐ zhí zhí】、下筆便就【xià bǐ biàn jiù】、浪費筆墨【làng fèi bǐ mò】、
刀筆之吏【dāo bǐ zhī lì】、心織筆耕【xīn zhī bǐ gēng】。
解釋:
筆筆直直:非常直,沒有曲折、彎弧或棱角。
下筆便就:一下筆就很快寫成了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才華橫溢。
浪費筆墨: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過于繁瑣。
刀筆之吏:指代辦文書的小吏。
心織筆耕:比喻靠賣文生活。
出處:
朱自清《巴黎》:“夾道兩行樹,筆直筆直地向凱旋門奔湊上去?!?/p>
《北史·魏收傳》:“詔試收為封禪書,收下筆便就不立稿。”
老舍《多鼠齋雜談》:“他便也只會忌妒,而一天到晚浪費筆墨,攻擊別人,且自鳴得意?!?/p>
西漢·司馬遷《史記·李將軍列傳》:“且廣年六十余矣,終不能復對刀筆之吏。”
唐 馮贄《云仙雜記》第九卷:“《翰林盛事》云:‘王勃所至,請托為文,金帛豐積,人謂心織筆耕?!?/p>
造句:
楷體字的寫法是筆筆直直的。
我覺得蘇軾的文章應該是下筆便就的。
如果文采好的人只會浪費筆墨,那就是埋沒了人才了。
古時候有許多刀筆之吏。
那些心織筆耕的人一定文采超級棒!
筆伐口誅 [bǐ fá kǒu zhū]
[釋義] 伐:聲討,攻打;誅:痛斥,責罰。從口頭和書面上對壞人壞事進行揭露和聲討。
[出處] 清·憂患余生《序》:“而吾輩不畏強御,不避斧鉞,筆伐口誅,大聲疾呼?!?/p>
筆掃千軍 [bǐ sǎo qiān jūn]
[釋義] 形容筆力雄健,如同有橫掃千軍萬馬的氣勢。
[出處] 唐·杜甫《醉歌行》詩:“詞源倒流三峽水,筆陣橫掃千人軍?!?
筆飽墨酣 [bǐ bǎo mò hān]
[釋義] 筆力飽滿,用墨充足。形容詩文酣暢渾厚。
[出處] 清·陳廷焯《白雨齋詩話》第六卷:“張孝祥《六州歌頭》一闕,淋漓痛快,筆飽墨酣,讀之令人起舞?!?/p>
筆下生花 [bǐ xià shēng huā]
[釋義] 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寫作的詩文極佳。
[出處]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下》:“李太白少時夢所用之筆頭上生花,后天才贍逸,名聞天下?!?/p>
筆走龍蛇 [bǐ zǒu lóng shé]
[釋義] 形容書法生動而有氣勢。
[出處] 宋·高登《送太元》:“胸中翻錦繡;筆下走龍蛇?!?
以下是我自己做的接龍:
接龍一、
筆下超生→生生不息→息事寧人→人言可畏→畏首畏尾→尾大不掉
接龍二、
筆底春風→風吹浪打→打得火熱→熱血沸騰→騰云駕霧→霧豹懷文→文理不通→通盤籌算→算減一升→升沉榮辱→辱國喪師→師出無名→名山大川→川壅必潰→潰不成軍→軍不厭詐→詐取豪奪→奪胎換骨→骨肉相連→連鎖反應→應變無方→方丈盈前→前呼后擁→擁慧先驅→驅羊拒狼→狼子野心→心如鐵石→石沉大?!?菔癄€→爛若披錦→錦上添花→花花綠綠→綠葉成陰→陰謀詭計→計功補過
接龍三、
筆耕硯田→田間地頭→頭頭是道→道聽途說→ 說一不二→ 二八佳→人命危淺→ 淺嘗輒止→止暴禁非→非同尋?!D昀墼隆聲灦L→ 風風雨雨→ 雨打風吹→吹灰之力
【成語】: 筆飽墨酣
【拼音】: bǐ bǎo mò hān
【解釋】: 筆力飽滿,用墨充足。形容詩文酣暢渾厚。
【出處】: 清·陳廷焯《白雨齋詩話》:“張孝祥《六州歌頭》,淋漓痛快,筆飽墨酣,讀之令人起舞?!?/p>
【成語】: 筆底煙花
【拼音】: bǐ dǐ yān huā
【解釋】: 比喻文章寫得生動、出色。
【出處】: 清·錢泳《履園叢話·畫學·畫中人》:“筆底煙花傳海國,袖中詩句落吳船。”
【成語】: 筆伐口誅
【拼音】: bǐ fá kǒu zhū
【解釋】: 伐:聲討,攻打;誅:痛斥,責罰。從口頭和書面上對壞人壞事進行揭露和聲討。
【出處】: 明·汪廷訥《三祝記·同謫》:“他捐廉棄恥,向權門富貴貪求,全不知口誅筆伐是詩人句,壟上璠間識者羞。
【成語】: 筆大如椽
【拼音】: bǐ dà rú chuán
【解釋】: 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出處】: 《晉書·王珣傳》:“珣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語人曰:‘此當有大手筆事?!?/p>
【成語】: 筆頭生花
【拼音】: bǐ tóu shēng huā
【解釋】: 比喻寫作能力大有進步。也形容文章寫得很出色。
【出處】: 唐·馮贄《云仙雜記》第十卷:“李太白少夢筆頭生花,后天才瞻逸,名聞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