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產(chǎn)和小吃~~~
1.到桂林不能不吃的--桂林米粉
桂林不僅山水甲天下,桂林米粉也非常有名。桂林人吃米粉就象是北方人吃面食一樣,天天都吃,只重味道,不記店面的大小與裝飾,越是老店,生意越好。 桂林街頭,時時可見穿著入時的小姐和一身筆挺西裝的男士, 等不著座位,就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米粉站著就食,全心品味米粉,絲毫不覺難堪。
據(jù)說前些年美國的快餐大姐大麥當勞放棄桂林市場的原因
就是認為桂林米粉這一中式快餐已經(jīng)占據(jù)了桂林快餐市場的大半壁江山了,
而且價格便宜,每碗壹元伍角至貳元,
任憑唐那老兄橫掃中國大江南北重鎮(zhèn),百般紅火,
但也實難與桂林米粉抗衡,故擇徑前往他方。
那也只是前幾年,現(xiàn)在桂林慢慢也步入了都市化,
特別是1998年城建之后,桂林市政建設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
麥當勞,肯德基也當然會有了,
但是,便宜的桂林米粉還是我們桂林人的首選。
桂林米粉久負盛名,不僅在于清澈甘甜的漓江水制作的米粉
本身爽滑柔韌,而且在于鹵水、調(diào)料和配菜的講究。
其中,光是配菜就不下十幾種:
鹵菜(鹵好的肉類過油稍炸,使其甘香韌脆)有牛肉、牛、豬嚼吧肉(拱嘴部位)、牛舌、牛黏貼(胰臓部位)、牛肚、豬肚、馬肉、豬尾節(jié)(大腸部位)、 土制臘味(以臘腸居多,帶煙熏味)等等。配菜中不得不提及的就是豬肉鍋燒,制作要經(jīng)過幾道工序,將上好的連皮五花肉先加各種香料腌制片刻后煮熟,再將蜂蜜、漿油等調(diào)料特別處理肉皮,最后再放到油鍋中先是中火將皮朝下炸,再到大火四面炸,待外脆內(nèi)香、皮色金黃時撈出,切成薄薄一片,,不說味道是肉皮香脆、瘦肉酥軟透著清清的原味淡香、肥肉一含即化可口不膩之外,光是色彩就已是讓人垂涎三尺:一道金色的肉皮、夾著多層油亮雪白的視肥瘦所需而厚薄不一的肥肉、多層保持原嫩色的絲絲可見的瘦豬肉,怎不讓人隱隱心動?
鹵水則是肉類鹵后的湯加上數(shù)十種中藥、香料熬制十二個小時所得的鹵水。
其中關(guān)鍵是在不同時候所需要的不同火候,抓準了才能得到最佳的鹵水。
調(diào)料則多視口味而定,有油炸水泡黃豆(現(xiàn)許多粉店以花生仁代之)、
蔥花、香菜、碎生辣椒、紅椒油、老蒜蓉、白醋 ,桂林酸(酸辣椒、酸蘿卜、酸筍、酸菜、酸豆角等,最常見的為酸豆角)、等等。
撈米粉就是用漏勺裝上米粉放入熱開水中,不停用筷子攪開,裝入碗中,一碗熱騰騰的米粉,鋪上一層鹵萊、一片金色光亮鍋燒,加些酥脆的黃豆或花生米,撒點蔥花、香菜,淋上熟油、鹵水,最后聽到沉悶的“啪”一聲,老蒜蓉應聲入碗,端上來香氣四溢,鮮美可人。
桂林米粉的特色:鹵菜甘香和鹵水鮮甜。
桂林米粉沒有了鹵水,那就不能叫桂林米粉了。
2.獨具民族特色的---油茶
環(huán)繞桂林四周的各縣少數(shù)民族都盛行“打”油茶,
據(jù)說桂北油茶曾被乾隆皇帝譽為“爽神湯”。油茶不說煮而稱“打”,是各地的統(tǒng)一稱法,而各地的油茶卻各有其不同的風味。
油茶的統(tǒng)—制作方法是以老葉紅茶為主料,用油炒至微焦而香,
放人食鹽加水煮沸,多數(shù)加生姜同煮,味濃而澀,澀中帶辣。
恭城一帶還再加磨醉的花生粉,使味道多了醇厚少了澀, 并因煮的時間恰到好處,使恭城油茶被舉為各地油茶之冠,享譽桂北和廣西各地。 喝油茶必須配以各種佐食的小吃,都是各種油炸和炒香的食品。
苗、瑤、侗等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佐食多半是炒黃豆、炒花生米、爆玉米、炸花生米,再則就是糯米飯團或糯米粉糍粑。
恭城平樂一帶縣城佐食則較為考究,酥炸小吃往往在十數(shù)種以上, 請客人喝油茶往往擺上一桌子的小吃,看起來就像請客吃飯。
侗族以油茶敬客是一種禮節(jié),主人雙手捧茶敬客,并說些謙恭的話,善歌者還以歌代言,客人必須喝完兩碗,才算給主人面子,也是取好事成雙之意。
兩碗之后不想再喝,便將碗筷一并交給主人,
如果只交碗不交筷,則表示還想繼續(xù)喝,
主人就高高興興地再斟滿一碗油茶送到客人手里。
瑤族則在第一、二碗送來時不送筷子,
并將米花、炒豆之類的小吃加入碗里。
喝完碗里的茶還留些小吃在碗底,以示有余不盡,
到喝第三碗才送上筷子,所以客人必須喝三碗以上,
只喝一兩碗,主人會不高興的.喝油茶不分季節(jié),一年四季、一天早晚都喝。 客人到來則不分早晚,隨時煮好奉客,而且更為豐盛。
3.地方小吃--田螺
桂林田螺是很地方特色的小吃,
每天在夜市擺賣及中高低檔次餐廳也均可吃到。 吃時,挑開螺的頂蓋,撮著嘴用力喝進去,吃完田螺再喝湯,其味道又辣又鮮,特別開胃。
田螺身短圓、尾部尖實、螺肉結(jié)實,個大, 多生活在水田、池塘。
螺絲肉性寒味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 以及維生索C、鈣質(zhì)和其他礦物質(zhì),能清熱、明目、生津,如果感冒初發(fā),吃碗田螺,定會使你精神大爽,恢復健康。
桂林煮田螺很有講究,買回來的螺螄, 一定要放些鹽在清水中養(yǎng)幾天,每天都要換水, 讓螺螄把肚里的泥巴及排泄物吐掉, 再用刷子將附在外殼上的雜物清洗干凈,敲掉螺尾,便于吸吮。
加入油、鹽、姜、沙姜、三花酒、酸筍、 酸辣椒、紫蘇葉、八角、草果,用武火爆炒, 再放入豬骨頭湯用小火燜約2小時后再炒,非常進味, 于是清香鮮辣的田螺便做成了。 如果在吃前,再加入蒜泥、蔥花等調(diào)味品,吃起來就更有味道。
吃田螺,講究“喝”,要用手指捏緊螺蛔, 嘴巴湊近螺口用力吸吮,便會發(fā)出“咝咝”的聲音,很美妙。 當用力時,會同時將肉與湯吸出, 當螺螄肉吸不出來時就需用小竹簽來幫忙挑出。 螺螄湯是煮田螺的精華,用它做出的螺螄米粉, 鮮辣得會令人額上冒汗,臉上放光,過癮極了。 炎熱的夏季,約上一堆朋友,找個夜市小攤, 叫上幾份田螺,拿上桂林的漓泉啤酒, 大家辣到?jīng)]有汗流下來,真的是很過癮的事!~
3.桂林菜例舉
扒絲芋頭
采用桂林特產(chǎn)的荔蒲芋頭,削皮后用蛋青、淀粉裹入后油炸,待炸到色澤鮮黃時澆上糖汁,(糖汁用冰糖、醋、水調(diào)制而成)里香外脆、松酥爽口。菜的旁邊擺放一小碗清水,作用于切斷糖汁絲,也可起到降火作用。
柚子皮炒肉絲
采用陽朔柚子皮,把里外黃色部分去掉取中間薄薄一層白蘘,曬干后沸水撩過,清水扎干凈,加入調(diào)料與肉絲炒,可吃出柚子的清香,是道綠色食品菜肴。
香芋扣肉 :
用五花肉切成約0.5公分厚,煮成八成爛后油炸。荔蒲芋頭也切同肉一樣厚度油炸成金黃色,與五花肉一塊塊相隔、相扣,放入調(diào)料:豆腐乳等,吃起來味香、不膩、爽口。
荔蒲芋頭
荔蒲縣城位于桂林市的西南方,芋頭是荔蒲有名的特產(chǎn), 因其味香可口,口感酥滑而遠近聞名, 歷史上都作為廣西的首選貢品在歲末進貢皇家大典, 尤其是在清朝乾隆年間達到了極盛。 近年隨著電視劇《宰相劉鑼鍋》的播出, 荔蒲芋頭更是在全國家喻戶曉。 荔蒲芋頭與眾不同的是,芋肉有紫色的檳榔花紋, 肉質(zhì)細膩,煮熟后甘香松軟,風味特殊,人們又叫它檳榔芋。
沙田柚
桂林市陽朔一帶,土壤肥沃,排水良好, 種出的柚子無論形、色、香、味都和沙田產(chǎn)品差不多, 因此人們把陽朔產(chǎn)的柚子,也統(tǒng)稱為“沙田柚”了。
它的果實上端是個短頸,下端大而圓, 每個重一二后、二三后不等, 底部有個金錢狀痕跡,皮油黃。 柚肉甜潤多汁,香脆爽口,是秋冬的佳果。 因它有一層厚皮,便于長途攜帶, 能較長時間保存柚肉不變質(zhì),被人譽為“天然罐頭”。
菜名:酸炒干魚仔
干魚仔指的是烘干后的河魚,生長在河中。干魚的制作過程:用燒果皮之煙熏后用炭火烘、用太陽曬干。做此道菜的酸多為桂林口味的酸筍,酸辣椒。把干魚、酸辣椒、酸筍爆炒后放入桂林三花酒、水蓋上鍋蓋紅燜至干魚發(fā)脹后再加入蒜苗等香料,酸辣爽口,非常開胃。 桂林酸品是比較特別的小吃, 可以用以做菜,也可以直接當成零食。
桂林菜還有很多很多,沒有圖例,給大家一點文字介紹吧
白果燉老鴨:傳統(tǒng)滋補菜,
采用桂林特產(chǎn)白果、老鴨切塊、火腿片及各種配料, 放入燉盅上籠火蒸而成。 其特點是鴨肉鮮香、白果滑嫩、湯清味濃, 具有滋補生津、潤肺益氣功能。
蛤蚧燉全雞:為榕湖飯店特級廚師秦永焰創(chuàng)新名菜。
1988年5月全國第二次烹飪大賽中榮獲金牌。 采用三黃仔雞,一對蛤蚧,配上桂元肉和作料,幾片火煺點綴其間 然后用沙紙貼蓋瓷缽口縫,上籠旺火燉2小時即成。 具有醇香濃郁、潤肺止咳、壯陽補腎功能。
羅漢汽鍋雞:傳統(tǒng)滋補名菜,
采用三黃或烏雞肉、羅漢果和中藥黃杞黨參、佐料, 以汽鍋蒸制而成。 具肉質(zhì)香嫩,湯味鮮甜、補腎養(yǎng)精、降低血壓功能。
馬蹄炒雞球:傳統(tǒng)風味名菜,
采用正宗桂林馬蹄、上好雞肉、鮮香菇及各式佐料, 精心加工熟炒而成。 特點是色白形圓、質(zhì)嫩消渣,具有補中益、滋陰補腎功能。
冬筍炒牛肉:傳統(tǒng)家常菜。
采用桂北特產(chǎn)冬筍、上好牛肉、木耳、香菇及佐料、 精工烹炒,裝盤即成。 特點為牛肉嫩滑,冬筍鮮脆,色鮮味美, 具有滋陰補血,健脾養(yǎng)胃功效。
桂林荷葉鴨:傳統(tǒng)滋補名菜。
采用光鴨、干荷葉、瘦肉丁、熟冬筍丁、臘肉丁、炸香荔芋丁、 香菇丁、嫩青豆、蝦米和佐料,將光鴨油炸至金黃, 將丁塊和佐料翻炒片刻,放入鴨肚中, 用荷葉包好上籠火蒸而成。 荷葉清香,鴨肉滑嫩、餡料味美, 具有養(yǎng)胃生津,固精補氣功能。
馬蹄蒸肉餅: 桂林傳統(tǒng)菜。
菜用削皮馬蹄、新鮮瘦肉和各式佐料,精心加工烹蒸而成。 特點是味道鮮美、質(zhì)脆爽口、冬夏皆宜。 具有清熱解渴、開胃下食、溫中補氣功效
荷葉粉蒸肉:傳統(tǒng)家常名菜。
采用帶皮五花肉、綠豆粉、荷葉、桂林腐乳和各式佐料, 將肉煮熟、上醬油炸,粘上綠豆粉,用荷葉包好,放入碟中上籠旺火蒸熟即成。 特點是色綠黃、荷葉清香、松軟可口、肥而不膩, 具有清熱解毒、降膽固醇功能。 桂花炒肉松:傳統(tǒng)滋補名菜。 采用鮮花、瘦肉、雞蛋及各式佐料精工燴炒而成。 特點是肉松干香、蛋松色黃、桂花清香,屬下酒佳肴。 具有腹胃平肝、益腎散寒功能。
烤乳豬:桂林特色菜。
乳豬需用糯米或大米味養(yǎng),使其肉細皮嫩為上。然后以獨特工藝、熟練的火工精心烤制,使其皮絲黃透亮, 然后切塊上盤,拌以蔥醬、白糖食之, 其味香甜松脆、肉質(zhì)細嫩甘香, 具有滋心潤肺、養(yǎng)顏養(yǎng)容功效。 玉竹煮牛肉:傳統(tǒng)家常菜。 采用玉竹、牛肉、精鹽、湯水作原料。 將玉竹放入瓦罐中加湯煮出味, 再加牛肉及佐料煮至肉燴湯濃,即可裝碗上席。 具有養(yǎng)胃益氣、滋補健身功能。
4.風味小吃
粉利:
是用上好大米細磨成漿, 搓搜成小圓柱狀, 蒸至八成熟, 取出晾干即成。 桂林粉利上市說要在冬季春節(jié)前后, 吃時切成條狀, 配上臘肉、芹菜或菜花、青蒜等燴炒裝盤即可食用。 特點是色鮮味美、香滑爽口。
豆蓉糯米飯:
將上好糯米蒸熟做成飯團, 以甜豆蓉為主餡, 再拌以炒香的芝麻、夾人些蔥花、油, 米飯柔韌, 餡心鮮香, 饒有風味。 現(xiàn)又有以香腸、煮牛肉等做餡的咸糯米飯, 亦別有風味。 為桂林人早餐常見小吃。
桂林松糕:
用糯米摻粳米適量磨成粉, 稍摻些黃糖水拌勻, 再將半干半濕的米粉層層撒人蒸桶中蒸一至二小時熟透即成。 其味松軟爽口, 香甜宜人, 若再配以荔浦芋頭丁, 其味更佳。 桂林習俗, 松糕一般用于喜慶場合, 如生日賀壽、得子、新屋上梁等, 常贈以松糕, 以示慶賀。 為桂林的著名風味小吃, 今市場上亦不時有售。
湯圓:
桂林湯圓比一般的湯圓個稍小,是用上好糯米磨漿,壓干成粉,再和成團做皮,以桂林特產(chǎn)桂花糖或麻蓉、椰蓉、豆蓉等做餡制成。 煮湯圓可用黃糖或冰糖,也可配以糯米甜酒或雞蛋。 滑爽、營養(yǎng)豐富,是小吃中的名品。